鍚石(Cassiterite)-學名和簡介

寶石名稱:鍚石(Cassiterite)

晶系結構:四方晶系

硬度:67

比重:6.87.1

含錫量:78.6

折射率:1.997~2.093+0.009-0.006

產地: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維亞、前蘇聯、泰國等

 

錫石(cassiterite)化學成分為SnO2、晶體屬四方晶系的氧化物礦物。

Tin  Sn 在古代多用來與銅按比例混成合金成為青銅,製造銅器、武器與錢幣,近代則是因為電子工業興起,錫用於製造焊錫,因此使用量更大。

外殼呈葡萄狀等而內部具同心放射纖維狀構造的,稱木錫石。純淨的錫石幾乎無色,但一般均呈黃棕至棕黑色;條痕白色。金剛光澤,斷口上油脂光澤。是最常見的錫礦物,也是錫的最主要的礦石礦物。

 

在化學方面錫列在碳族,分別是碳C、矽Si、鍺Ge、錫Sn、鉛Pb,由於矽、鍺只差一個週期,性質更為接近,可以預見原稱為鍺石的礦物 Argutite GeO2,應該比錫石更像水晶,然而卻也因為太像而鍺又稀少導致 GeO2 多混在地殼含量最多的矽氧化物中,難以獨立成礦,只在法國少數礦坑找到少許用高倍放大鏡才看得到 GeO2 晶體的標本,至於錫與矽已經相差兩個週期,性質比較不像,SnO2已能獨立成礦成為錫石,也可與SiO2等再形成其他礦物,如馬來亞石〈矽錫鈣石〉Malayaite CaSnSiO5。因此如果我們知道錫與矽是同族,再看到錫石晶體與水晶長的有點像,就不會覺得太奇怪了。

 

錫石主要產在花崗岩類侵入體內部或近岩體圍岩的熱液脈中,在偉晶岩和花崗岩本身中也常有分佈,內生錫石礦床產於花崗岩體的雲英岩化(鉀長石分解為白雲母與石英)部位。

 

由於揮發分的作用,錫會呈SnF4SnCl4運移,再經水解作用而生成錫石

。由於它硬度高,比重大,抗化學風化力強,故常富集成砂礦,稱為砂錫。錫石大部分採自砂礦。中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維亞、前蘇聯、泰國等是錫石的主要出產國。中國的產地主要分佈於雲南、廣西及南嶺一帶,其中以廣西南丹大廠規模最大。雲南各個舊錫礦開採歷史悠久,有中國“錫都”之稱。

 

在花崗偉晶岩脈中,錫石與石英、微斜長石、鈉長石、白雲母等共生,有時與黃玉、鋰輝石、電氣石等共生;在以上種類的礦床中,錫石分佈往往不均勻,但可與稀有金屬 LiRbCsBe等綜合開採。

 

 

錫的主要礦石,不溶於任何酸中,晶體成短稜柱型或雙錐形,也有塊狀、葡萄狀等習性。顏色從棕色到黑色,也可能呈淺黃或無色,具有金剛光澤。

 

錫石在花崗岩和偉晶岩中有廣泛分佈,但量很少,只有少數幾個地方花崗岩,偉晶岩中的錫石才有足夠品位作為礦床開採,其中著名的有玻利維亞和英格蘭的柯瓦爾的高溫熱液脈含有工業價值的錫石礦。

 

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錫都是從砂礦的錫石中提取的。那是經過無數年的風化作用,使錫石從母岩中分離出來,並在砂礦中富集。這種錫砂礦最大生產國是馬來亞、蘇聯、泰國和中國。現在玻利維亞是唯一的從脈狀礦床中開採大量錫石的國家。


    



回上頁


FB